《缠》

作品阐述:

作品灵感来自看书时候文字的排列组合,镂空的文字造型与传统漆器具有体量感的形式有所不同。因为创作主题的特殊性,不能采用传统的制作手法,又无经验可寻,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实验性,是无意识的,最终效果无法预测。最后作品呈现的效果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从保留了甲骨文原本真实的样貌,到部分显现,再到完全转变成另一种未知的符号。创作作品呈现的就是在无意识的制作状态中,完整的艺术形态的破裂重组,即一种符号到另一种符号的演变。

导师评语:

粟琰使用传统的漆器工艺,创作出一种结构镂空、网状、轻盈、可以向平面无限延伸的漆器,改变了观众对漆器的习惯认识,还表明了一种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工艺的正确态度:即反对工艺的固定化,反对匠人式的对简化和规范工艺的迷信,应该从方法论上对传统工艺进行大胆的重新配置,让工艺重新回到古代工艺那种自由实验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