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与真实
作品阐述:
虚无是当代社会思想的通病,上至大师,下至百姓,难免陷入其中而不自觉。我选择 20岁~30岁的青年人来作为表达的对象,此群体是在社会思潮中最活跃的,因虚无而产生的尖锐矛盾在此年龄段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也能深刻体会到因虚无带来的困惑。画面的内容包括肖像、风景一系列组合。这些肖像尽量涉及全面一些,能表现出各个阶层的青年人,这种虚无之感概括来说就是当下一代的青年人物质上相对很充裕,但是精神上比较空虚。我希望在众多形形色色的面孔中,通过表现性的造型语言让观者体会出不同的情绪、心理、身份。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呈现出一种空壳状态,如呆滞、木讷、荒诞,但是画面最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悲悯,而非讽刺与嘲笑。我喜欢在回家的火车上观看窗外的风景,这些一晃而过的风景同样给我一种虚无之感,这风景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青年面孔中的虚无也来源于此,我们无法逃离,无时不刻都在受其影响。
导师评语:
徐佳星的铜版画选择了干刻技法和一版多印的方式,刻画了他所感知和熟悉的不同人物。他所追求的目的,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些社会中的面部表情来呈现他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干刻线的自由和力量感作为他赋予这些形象的情感语言,直接、果断地把他的这些人物展现出来。重复、叠印的颜色关系又把这些人物置于一种无意识的色彩系统中。无论对于观看者还是对于他本人,这些形象始终处在与我们若近若离的状态。这恐怕也是他所要的人和人之间的不确立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