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物’

作品阐述:

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的所要表达给鉴赏者的画面,叫作艺术意象,艺术作品中融入了艺术创作者的情感、理念和价值观,这些都需要鉴赏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去感受,而艺术评论家们对于艺术作品中艺术意象大霤的解读、评论有时可能会超出甚至偏离艺术意象的表达范畴,因为这些解读只代表了艺术评论家自己面对艺术作品时的内心感受,代表不了所有的鉴赏者,这激发了我的灵感。通过查阅大里的书籍、资料,摘抄下了艺术评论家们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评论、解读,整理归纳之后,把这些解读文字逬行调整,转变成和原作品相似的颜色,再把这些文字仿照原作品聚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由解读的文字聚合成的作品与原艺术作品十分相似,但终究是由文字聚合而成,远远无法替代原作品的艺术形象,也无法完整地表达出原作品的艺术内涵。因此,解读文本不能代替艺术意象,不同的鉴当者在观看艺术作品时,都会有不同的内心感受,艺术,是作者与鉴赏者内心的交流,呈艺术意象的交融,过于依托解读文本来观赏艺术作品,在脑海中形成的只会是这种与原作品似是而非的意象而已,反而会对作者与鉴赏者的内心交流造成阻碍。

导师评语:

刘亚轩的作品《'词与物'》通过把来自艺术批评体系中对于一幅作品的理论阐释的文字平行铺开,把文字在视觉上的颜色和反差调整到尽量接近这张作品的图像外貌,试图尝试对于什么是当代艺术发出追问,反思构成当代艺术作品的秩序和批评系统。福柯认为,在不同时代的知识论述中,事物是有一定秩序的,“秩序既是作为物的内在规律和确定了物相互间遭遇的方式的隐蔽网络中。”秩序又是只存在于由注视、检验和语言所创造的网络中。”正是以一定的秩序为基础,当代艺术批评系统、画廊、美术馆和艺术市场才有效地构建了当代艺术完整的话语体系。但是这种由语言为核心的当代艺术体系是否由于批评系统的过分阐述,使艺术走向另一终点,是作者在作品中想要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