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中心设计--Disasters.ZIP))

作品阐述:

方案设计新的灾害救援模式与模块化救援建筑,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建筑以功能和效率为基础,同时满足舒适生活的要求,改善灾区居住环境。为受灾民众提供灵活多变的短期安置方案。重新定义居民居住模式,通过建筑布局营造互助家庭,互帮互助,共同面对灾难,建立一种循环发展模式。

导师评语:

毕业课题“紧急救援中心”是个非常理性的设计,从灾前积极应对的态度出发探讨设计和论证。熊昌堃同学的《“压缩”灾难——模块化救援建筑设计》作为这一课题的表达是非常优秀的,有计划地应对灾后人群家庭结构的变化,通过模块化建筑设计组合,达到让受灾人群快速恢复常态化生活,达到心灵抚慰和仁爱关怀的目的。设计逻缉严谨,10小时完成组合单元搭建的需求,加配不同组件满足地域的适应性,包括循环再用模式,通过这套设计完整呈现出来。